细胞:HEC-1-B细胞 中文名称: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 生长特性:贴壁细胞 培养基:1640 培养基 血清:10%FBS(GIBCO胎牛血清) 冻存条件:50%基础培养基、40% FBS、10% DMSO 细胞常规培养传代流程( 请严格遵照无菌操作) 1. 吸出原培养瓶中的培养基,PBS 缓冲液润洗细胞两次,加 2-3 ml 0.25% 胰_酶进行消化细胞(注意把握消化时间,通常控制在 1-2min) 2. 镜下观察消化情况,在细胞边缘缩小,贴壁松动时(不建议消化到细胞漂浮)去掉胰_酶,加 6~8ml 培养基,轻轻吹打细胞层,尽量把细胞层吹落,吹散。 3. 取部分细胞悬液转移到新的培养皿/瓶中,添加适当的培养基,把细胞悬液打匀,于培养箱中培养。 4. 注意培养基 PH 值变化情况,定期换液(每周 2-3 次),待细胞密度达到 80%以后重复 1 项操作或冻存。 (网络信息主针对网络推广作用,仅供参考,细胞培养请咨询细胞库管理员,以细胞库管理员提供给您的信息为准,操作前,如果有不明白之处,先咨询细胞库管理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新方法制作纳米线材和纳米激光器 用于制作纳米尺度的线材以及色彩可调谐的纳米级激光发生器。 这些线材最小直径200纳米,融入多种其他材料,能够发出明亮和稳定的激光,有望应用于光电子领域,实现数据传输等应用。 他们把一种含铅薄膜浸入含有铯、溴和氯的甲醇溶剂,再将溶剂加热至50摄氏度,所形成的含铯、铅和溴的晶体结构线材直径在200纳米至2300纳米之间,长度在2微米至40微米之间。 让人惊异的是,这其中的化学过程相当简单。相比之下,如果以标准工艺制作纳米线材,需要昂贵的仪器和高温等苛刻条件,效果却未必理想。 在激光实验中,纳米线材作为激光发生器被置于一块石英基底上,在另外一个激光发生器激发下发出光线。 研究人员确认,接受单个脉冲持续时间极短(仅为1秒钟的10万万亿分之一)的可见紫色激光脉冲激发后,纳米级激光发生器发出的光线超过10亿个周期,显示出极为稳定的性能。 第一个完_全以无机材料、即不含碳材料制作的纳米级激光发生器。 而且实验表明,这种激光器发出的光线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谐,包括可见绿光和蓝光等波段。 借助电子显微镜,研究人员发现,纳米线材的晶体结构与天然生成的钙钛矿相似,类似于盐,易受空气中水分的侵蚀。 针对这一缺陷,可以用聚合物或其他材料涂覆纳米线材,保护它免受侵蚀。 纳米级激光发生器所使用的这类纳米新材料,在开发新一代高效太阳能电池进程中同样显现应用前景。 对这类材料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而创制纳米级激光发生器有望为这些材料开拓一个全新前沿应用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