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巨细胞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 采用酶联免疫间接法原理定性检测人血清中的人类巨细胞病毒IgG抗体(HCMV-IgG),以纯化人类巨细胞病毒抗原包被酶联板。待检血清中的人类巨细胞病毒抗体与包被抗原反应,再与酶标记鼠抗人IgG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体复合物。加底物TMB显色,在酶标仪上比色后根据吸光度(A值)判定有无人类巨细胞病毒IgG抗体的存在。
人类巨细胞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 使用方法: 1. 取出试剂盒置室温平衡30分钟。将20×洗涤液用蒸馏水做20倍稀释。 2. 加样品:将待检血清做1:10稀释(取100μl标本稀释液加入反应板孔内,再加10μl待检血清)混匀,同时预留阴、阳性及空白对照共5孔。 3. 加入阴性对照3孔,阳性对照1孔,各100μl对照血清。空白对照1孔空置。将反应板轻轻震荡使样品混匀。 4. 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箱或水浴中反应30分钟。 5. 洗板:温育后,将封板膜揭掉,吸干孔内液体,用洗涤液洗板5次,每次浸泡30-60秒钟。 6. 加酶标工作液:每孔加入100μl酶标工作液,空白孔除外。 7. 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箱或水浴中反应30分钟。 8. 洗板:温育后,将封板膜揭掉,吸干孔内液体,用洗涤液洗板5次,每次浸泡30-60秒钟。 9. 显色:每孔加底物A、B液各50μl,轻轻震荡混匀,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箱或水浴中反应10分钟。 10.终止:每孔加入终止液50μl,轻轻震荡混匀。 11.测定:设定酶标仪波长于450nm(建议双波长450/630nm检测),测定各孔A450值。注意:在终止反应30分钟内读数。 12.当使用单波长时,校准空白孔,设定酶标仪波长于450nm,测定各孔A450值,当使用双波长450/630nm检测时,可以不设空白孔,测定各孔A值。 组成: 组份名称 规格及数量(48T) 规格及数量(96T) HCMV-Ag包被板 48孔板条 96孔板条 阳性对照 1支0.5ml 1支0.5ml 阴性对照 1支0.5ml 1支0.5ml 标本稀释液 1瓶6.0ml 1瓶12ml 酶标工作液 1瓶6.0ml 1瓶12ml 浓缩洗涤液(20×) 1瓶30ml 1瓶50ml 底物A液 1瓶3.0ml 1瓶6.0ml 底物B液 1瓶3.0ml 1瓶6.0ml 终止液 1瓶3.0ml 1瓶6.0ml 自封袋 1个 1个 封板膜 3张 3张 说明书 1份 1份 人类巨细胞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 标本采集、保存和运输: 1. 适用标本类型:血清或血浆。血清中的内源性干扰物如血脂、胆红素、血红蛋白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影响实验结果。RF因子阳性、孕妇、AFP阳性标本不影响实验结果,HAV、HCV、乙肝等相关疾病抗体阳性标本通常情况下不影响实验结果。 2. 标本采集: 2.1 血清: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受检者静脉血2ml,注入一5ml无菌的干燥玻璃管中(或含有促凝剂),室温放置30min,2,000rpm离心3min,吸取上层血清,转移至一洁净的1.5ml离心管中,密闭送检。血清样本中混浊或有沉淀的样本应先离心或过滤后取澄清的液体进行检测,如果未充分沉淀,悬浮的纤维蛋白可能引起假阳性。 2.2 血浆: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受检者静脉血2ml,注入一5ml无菌的含有Na2EDTA或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玻璃管中立即轻轻颠倒玻璃管混匀5-10次以充分混匀,室温放置30min,2,000rpm离心3min,吸取上层血浆,转移至一洁净的1.5ml离心管中,密闭送检。标本中含有EDTA、柠檬酸钠、肝素钠等抗凝剂时,不影响结果。 3.保存和运输:标本储存在2~8℃,一周内不需要检测的标本应储存在-20℃以下低温冷冻保存,需长期保存的标本存于-70℃冰箱,避免反复冻融。血清的运送应在2~8℃条件下由专人运送,由专人打开样本的包装,记录相关信息,核对送检样本编号是否与送检单一致,填写样本接受单。冷冻样本实验前需要恢复到室温(平衡30分钟)并混匀。 适用仪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一次性手套和定时器,吸水纸,25ml、100ml、1000ml刻度量筒,酶免自动仪器或者手持单道/多道移液器,适用于盛放污物的容器,温箱或水浴箱,用于混合微孔内液体的振荡器,全自动、半自动、手工洗板系统,酶标仪:单波长450nm或者是双波长450nm/630nm 结果判定: 1.每个实验结果独立使用,通过(Cut off)值判定结果。 2.计算临界值:Cut off (C.O) =0.10+阴性对照平均(NC)A450值(当阴性平均A450值小于0.05时,按0.05计算;当阴性平均A450值大于或等于0.05时按实际值计算)。 3.阴性结果:标本吸光度值﹤临界值为阴性。阳性结果:标本吸光度值≧临界值为阳性。
: 或:tongpaibio索取产品资料 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