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PRODUCT CATEGORY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我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病原分离

病原分离

更新时间:2015-08-06      浏览次数:1255

病原分离

(1)病料的采集:zui急性和急性病例可采集死亡禽只的肝、脾、心血;慢性病例一般采集局部病灶组织;对不新鲜或已被污染的样品,可自骨髓中采取病料。采病料时用烧红的刀片烧烙组织,而后用灭菌棉拭子或接种环通过烧烙表面插入组织或心血内取样。如果为活禽,可通过鼻孔挤出粘液,或将棉拭子插入鼻裂中取样。
(2)培养基制备:马丁琼脂培养基(本实验中采用该培养基)、5%鸡血清葡萄糖淀粉琼脂、鲜血琼脂培养基。
(3)动物接种:如果病料污染严重,则可将0.2mL碾碎的病料,经皮下或腹腔内接种家兔、小鼠或易感鸡,接种动物在24h~48h内死亡,可以从肝脏、心血中分离到巴氏杆菌。
(4)培养:将病料接种于马丁琼脂培养基在35℃~37℃下培养,经18h~24h培养后菌落直径为1mm~3mm,菌落呈散在、圆形,表面凸起呈奶滴状。

病原分离 观察家禽巴氏杆菌病的临诊表现和病理解剖变化 掌握禽巴氏杆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实验内容或原理:根据典型症状和病变,以及在显微镜下检查组织涂片发现的两极染色的杆菌,可初步诊断本病。但确诊应依靠病原分离鉴定,鉴定原理为革兰氏染色法。

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 :动物:鸡、小白鼠
器材:外科镊子、外科剪、灭菌纱布、载玻片、糖发酵管等。
药品:草酸铵结晶紫、革兰氏碘、碳酸复红、瑞特氏染液、美蓝染液、棉拭子、接种环、葡萄糖、蔗糖、果糖、半乳糖、甘露醇、鼠李糖、戊醛糖、纤维二糖、绵子糖、菊糖、赤藓糖、戊五醇、M—肌醇、水杨苷。胰蛋白酶、L-胱胺酸、琼脂粉、酚红。

实验步骤

一、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症状

急性症状:描述     慢性症状:描述     病理变化:描述

二 、微生物学诊断
抹片的制备:用镊子夹持病变组织肝或脾,然后以灭菌剪刀剪取小块,夹出后将其新鲜切面在载玻片上压印或涂抹成薄层;

若取血液,用灭菌剪刀剪开心脏进行蘸取或剪取凝血块,用新鲜切面在载玻片上压印或涂抹成薄层。自然干燥。将干燥好的抹片,涂抹面向上,以其背面在酒精火焰上来回通过数次,略作加热进行固定。

革兰氏染色法: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色液,染色2min→水洗+加革兰氏碘溶液于抹片上媒染2min→水洗→加95%酒精于抹片上脱色1min→水洗→加稀释碳酸复红复染30s→水洗→吸干→镜检。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或短杆菌,单个或成对存在,常有荚膜。
其他染色法:甲醇固定,瑞特氏或美蓝染色呈两极浓染的菌体。

电话:TEL

18817753126

地址:ADDRESS

上海市奉贤区扶港路1088号6幢111室

扫码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