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PRODUCT CATEGORY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我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免疫细胞治疗以及干细胞治疗

免疫细胞治疗以及干细胞治疗

更新时间:2015-09-25      浏览次数:1321

资本暗潮汹涌
细胞治疗包括免疫细胞治疗以及干细胞治疗两大类。近年来,细胞治疗受到资本热捧,单以基因细胞修饰治疗为例,进入的资本就由2013年的4.91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30亿美元。
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生物医药领域,投资风格也出现比较大的切换。“以前我们的投资偏中后期、成熟期,随着海归创业人才越来越多,整个环境政策环境越来越成熟,甚至有很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我们投资的阶段就越来越朝向早期和前期。"在第五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大会上,同创伟业的副总裁*的观点是,风险基金可以投到没有盈利甚至没有收入的创新型研发企业,时间选得早,团队又靠谱,往往能带来不菲的收入和回报。

可以说,国内持续多年对细胞治疗行业的关注,终于在资本市场迎来了爆发点。经统计,2014年全年共有10余起与免疫细胞行业有关的并购和重大投资,A股市场因此形成了“免疫治疗"概念板块。
与此同时,不断有上市公司跨界布局细胞治疗这一领域,这些公司的主业甚至与细胞行业大相径庭,比如以生产经营毛绒品为主的海欣股份以及开能环保。细胞治疗市场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行业存在误区

3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征求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干细胞技术可开展临床研究。
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取消了包括原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免疫细胞治疗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非行政许可审批。

业界普遍认为我国细胞治疗“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究其原因,前期投入大、临床应用技术壁垒高以及政策尚未放开等原因导致整个行业发展缓慢。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对于细胞治疗,现有政策并未*放开,业内对政策放开的理解有所偏差。放开相关政策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如在达到细胞质量的要求后还要经科学委员会、伦理委员会通过等。

除此之外,细胞治疗的发展还有赖于技术的提升,张发宝表示,细胞治疗的产业化瓶颈主要表现在,技术上较难找到靶点,而且病患都很个体化,没有同一性,研发周期相对较长,资金也比较缺乏,“国家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不过zui终资金还是要来源于市场"。"
罗晓玲则认为,目前细胞治疗技术研发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发展仍然需要政府的推动与市场的认可。在此情况下,一方面所有的科研项目必须基于实际应用,方可少走弯路;另一方面研究人员更需静下心来专心从事研发工作,不能迷失方向。

电话:TEL

18817753126

地址:ADDRESS

上海市奉贤区扶港路1088号6幢111室

扫码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