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HCC 94细胞 中文名称:人子宫鳞癌细胞 生长特性:贴壁细胞 培养基:1640 培养基 血清:10%FBS(GIBCO胎牛血清) 冻存条件:50%基础培养基、40% FBS、10% DMSO 细胞常规培养传代流程( 请严格遵照无菌操作) 1. 吸出原培养瓶中的培养基,PBS 缓冲液润洗细胞两次,加 2-3 ml 0.25% 胰_酶进行消化细胞(注意把握消化时间,通常控制在 1-2min) 2. 镜下观察消化情况,在细胞边缘缩小,贴壁松动时(不建议消化到细胞漂浮)去掉胰_酶,加 6~8ml 培养基,轻轻吹打细胞层,尽量把细胞层吹落,吹散。 3. 取部分细胞悬液转移到新的培养皿/瓶中,添加适当的培养基,把细胞悬液打匀,于培养箱中培养。 4. 注意培养基 PH 值变化情况,定期换液(每周 2-3 次),待细胞密度达到 80%以后重复 1 项操作或冻存。 (网络信息主针对网络推广作用,仅供参考,细胞培养请咨询细胞库管理员,以细胞库管理员提供给您的信息为准,操作前,如果有不明白之处,先咨询细胞库管理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验证六光子量子非局域性 量子非局域性问题起源于爱因斯坦与玻尔对量子力学的争论,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不够完善,“上帝是不会掷骰子的"。 量子随机性是宇宙的一个基本特性。越来越多的实验使人们接受量子非局域性的观念,即量子态是个整体,如果对一个系统进行测量,那么同时会影响另一个系统的状态。也就是说,上帝即便会掷骰子,掷出的骰子也是联动的。 近年来人们已经能够制备六光子甚至八光子纠缠态,但保真度有限。研究人员一方面提出了多体GHZ悖论的普适构造方法; 另一方面在自主研发的纠缠源基础上,设计出“三明治"型纠缠源。这种新型的纠缠源具有更好的对称性,从而使纠缠光子对的各种指标超越此前所有多光子实验。 研究组制备出的六光子GHZ态保真度高达88.4%,创造了世界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最终验证了六光子GHZ型非局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