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MC3T3-E1 Subclone 14细胞 中文名称:小鼠颅顶前骨细胞亚克隆 生长特性:贴壁细胞 培养基:DMEM-H +10%FBS(GIBCO胎牛血清) 冻存条件:50%基础培养基、40% FBS、10% DMSO 细胞常规培养传代流程( 请严格遵照无菌操作) 1. 吸出原培养瓶中的培养基,PBS 缓冲液润洗细胞两次,加 2-3 ml 0.25% 胰_酶进行消化细胞(注意把握消化时间,通常控制在 1-2min) 2. 镜下观察消化情况,在细胞边缘缩小,贴壁松动时(不建议消化到细胞漂浮)去掉胰_酶,加 6~8ml 培养基,轻轻吹打细胞层,尽量把细胞层吹落,吹散。 3. 取部分细胞悬液转移到新的培养皿/瓶中,添加适当的培养基,把细胞悬液打匀,于培养箱中培养。 4. 注意培养基 PH 值变化情况,定期换液(每周 2-3 次),待细胞密度达到 80%以后重复 1 项操作或冻存。 (网络信息主针对网络推广作用,仅供参考,细胞培养请咨询细胞库管理员,以细胞库管理员提供给您的信息为准,操作前,如果有不明白之处,先咨询细胞库管理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熊蜂肠道微生物特定生态型 研究揭示了熊蜂肠道微生物组具有两种固定的生态型,这是继发现人类和大猩猩的肠道微生物存在特定生态型后首_次在传粉昆虫熊蜂上发现的,这将为今后深入研究传粉昆虫生物学提供肠道微生物新视角。 熊蜂是一类具有丰富物种和生态多样性的重要传粉昆虫,而传粉昆虫是开花植物繁殖和进化的关键,对于人类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从营养代谢以及疾病免疫等多方面影响着传粉昆虫的健康状况和种群演化。 熊蜂的肠道微生物群与哺乳动物(mammal;mammalian)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社会性传播,具有保守的肠道核心菌群,肠道微生物在寄主个体间差异很大。这种变异可能反映了微生物与其寄主间的长期协同进化。 该研究团队对我国28种熊蜂的肠道细菌16S的V6-V8区采用高通量测序,并结合经典生态学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熊蜂肠道微生物存在两种保守的生态型。 一种是由Gilliamella和Snodgrassella菌群组成,这两类菌群在蜜蜂中也存在。另一种生态型主要是由环境性菌群组成,而且含有一些条件致病菌如哈夫尼菌属和沙雷氏_菌属。 这两种不同生态型在熊蜂肠道微生物中的出现,显示出与哺乳动物(mammal;mammalian)肠道微生物生态型分化的高度一致,对于熊蜂物种的健康和种群动态具有潜在的影响,为进一步挖掘这些特定肠道共生菌的功能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我国蜂种资源的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