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外周血染色体制备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CCC-HPF-1细胞 1.?实验原理 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是1960年由Moorhead?提出来的。正常情况下,人外周血小淋巴细胞都处在G1期(或G0期),但在体外给予一定的条件,进行培养,经72 h就可获得大量的有丝分裂细胞。这种取材简易、用血量少的培养方法已被广泛采用。 在培养液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A),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可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进入有丝分裂。短期培养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同时它可改变细胞质的黏度,引起染色体在细胞质中分散。经低渗和固定,即可得到大量的、分散效果好的染色体分裂象。人体的1ml外周血中一般含有约(1~3)×106个小淋巴细胞,足够染色体标本制备和分析之用。本节介绍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悬浮培养法,以及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2.?试剂与器材 (1)2ml注射器、培养瓶、刻度吸管,需15磅灭菌20min。离心管、吸管、量筒、载玻片,经洗液按常规清洗、烘干备用。 (2)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天平,离心机、显微镜等。 (3)试剂: ① 培养基的配制: RPMI 1640培养基?????4ml 人外周血染色体制备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CCC-HPF-1细胞小牛血清????????????1ml 青霉素和链霉素??????各100IU/ml PHA?????????????????0.2ml 肝素????????????????1小滴 以5% NaHCO3调pH至7.2~7.4, 4℃备用。 ② 肝素:称取0.2g溶于100ml双蒸水中,浓度为0.2%,灭菌。 ③ 秋水仙素:生理盐水配制成20μg/ml浓度,灭菌,分装,置-20℃。 ④ 低渗液:0.075mol/L KCl。 ⑤ 固定液: 甲醇∶冰乙酸(3∶1),临时配制。 ⑥?Giemsa工作液:1份原液和9份磷酸缓冲液,临时配制。 ⑦ 磷酸缓冲液:1/15mol/L Na2HPO4、1/15mol/L KH2PO4等体积混合。 ⑧?5% NaHCO3灭菌滤器抽滤备用。 3.?实验步骤 (1)接种,培养。 ① 在无菌条件下,用灭菌注射器吸取0.2%肝素液(生理盐水配制,灭菌)0.2ml,湿润针筒后,采静脉血1~2ml、转动注射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匀。 ② 无菌条件下,将肝素化血液滴入至外周血培养基内,每5ml培养液内滴入血滴28~30滴(7号针头)轻轻混匀。 ③ 置37℃恒温箱内,静止培养68~72h。注意第二天观察培养液有无凝血、溶血或长菌的现象,可每天将培养液摇一摇以便细胞得到充分培养。 人外周血染色体制备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CCC-HPF-1细胞④ 终止培养前2~3h,加入浓度为20μg/ml的秋水仙素,每5ml培养基中用7号针头,加3~4滴使zui终浓度为0.1μg/ml。轻轻摇匀后,再放入恒温箱内,继续培养2~3h,以积累较多停止在中期的分裂象。 (2)制片。 ① 收获细胞:由恒温箱取出培养瓶,用吸管充分吹打培养瓶瓶壁,使细胞全部脱离瓶壁,然后将细胞液移至锥形离心管内,1500转/min,离心10min,去上清液。 ② 低渗处理:加入37℃预温的0.075mol/L KCl 8ml,反复吹打(约一百次)后,置37℃水浴箱中低渗处理25min左右。 ③ 预固定:加入新鲜制备固定液1ml(甲醇∶冰醋酸=3∶1),轻轻混匀。 ④ 离心:2000转/min,离心10min,吸弃上清液。 ⑤ 固定:沿离心管壁慢慢加入固定液8ml,轻轻混匀,固定10min。 ⑥ 离心:同上,吸去上清液。 ⑦ 再固定:加固定液8ml,混匀,固定10min。 ⑧ 离心:同上,吸去上清液。 ⑨ 制细胞悬液:根据细胞量多少,加入适量固定液,充分混匀,制成细胞悬液。 ⑩ 滴片:取出预先经冰水浸泡的载玻片,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细胞悬液在离冰片约30cm距离进行滴片,每片约滴2~3滴细胞悬液,使细胞较好分散。一般每一培养瓶可制3~5张标本片。 ?染色:标本晾干后,即可用染液(Giemsa液原液1份,pH6.8的磷酸缓冲液9份)染色15min,自来水冲洗后(从背面冲洗)晾干。 (3)镜检:人类每个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根据染色体的长度和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以分成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男子是46,XY;女子是46,XX。 |